一,微分相位:微分相位是指与色度有关的亮度信号幅度变化所引起的彩色
载波分量的相位变化。在NTSC系统中,彩色信号矢量角的变化代表了色调的变化,
所以微分相位对信号的影响是很严重的。而PAL 系统因为采用了逐行倒相技术,
所以自身补偿作用使得用色饱和度的变化代替了色调的变化。总的来说,微分相
位是用来描述亮度信号的幅度变化对彩色色调影响的一个参数。
二,微分增益:微分增益是指色度信号的幅度变化随有关亮度信号幅度变化
的函数关系,它对图象的影响是彩色饱和度的变化。简单的说:微分增益是亮度
信号幅值的变化对彩色饱和度的影响。
三,色- 亮串扰:色- 亮串扰是微分增益的反面,它表示亮度信号的幅度随
有关色度副栽波幅度变化的关系。
四,r (枷马)校正:所谓枷马校正就是检出图象信号中的深色部分和浅色
部分,并使两者比例增大,从而提高图象对比度效果。
五、声表面波滤波器(SAWF)
声表面波滤波器是利用石英、铌酸锂、钛酸钡晶体具有压电效应的性质做成
的。所谓压电效应,即是当晶体受到机械作用时,将产生与压力成正比的电场的
现象。具有压电效应的晶体,在受到电信号的作用时,也会产生弹性形变而发出
机械波(声波),即可把电信号转为声信号。由于这种声波只在晶体表面传播,
故称为声表面波。声表面波滤波器的英文缩写为SAWF,声表面波滤波器具有体积
小,重量轻、性能可靠、不需要复杂调整。在有线电视系统中实现邻频传输的关
键器件。声表面波滤波器的特点是:(1 )频率响应平坦,不平坦度仅为±0.3-
±0.5dB ,群时延±30- ±50ns. (2 )SAWF矩形系数好,带外抑制可达40dB以
上。(3 )插入损耗虽高达25-30dB ,但可以用放大器补偿电平损失。声表面波
滤波器包括声表面波电视图像中频滤波器、电视伴音滤波器、电视频道残留边带
滤波器。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典型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六、梳状滤波器梳状滤波器它是由许多按一定频率间隔相同排列的通带和阻
带,只让某些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通过。梳状滤波器其特性曲线象梳子一样,故
称为梳状滤波器。梳状滤波器在电视技术中的应用很多。梳状滤波器被用于分离
色度信号的两个正交分量U 色差信号与V 色差信号。梳状滤波器一般由延时、加
法器、减法器、带通滤波器组成。对于静止图像,梳状滤波在帧间进行,即三维
梳状滤波。对活动图像,梳状滤波在帧内进行,即二维梳状滤波。除特殊要求的
场合外,大多数的数字电视设备或高质量的数字电视接收机,采用行延迟的梳状
滤波器与带通滤波器级联,构成Y 、C 分离方案就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使用
梳状滤波器使得图像质量明显提高。解决了色串亮及亮串色造成的干扰光点、干
扰花纹;消除了U 、V 混迭造成的彩色边缘蠕动;消除了亮、色镶边。
七、衰减器在指定的频率范围内,一种用以引入一预定衰减的电路。一般以
所引入衰减的分贝数及其特性阻抗的欧姆数来标明。在有线电视系统里广泛使用
衰减器以便满足多端口对电平的要求。如放大器的输入端、输出端电平的控制、
分支衰减量的控制。衰减器有无源衰减器和有源衰减器两种。有源衰减器与其他
热敏元件相配合组成可变衰减器,装置在放大器内用于自动增益或斜率控制电路
中。无源衰减器有固定衰减器和可调衰减器。固定衰减器由电阻组成,不影响频
率特性,常用T 型或π型网络组成;(有关常用75Ω阻抗T 型、π型不同衰减量
的电阻数据可参阅共用天线电视系统一书);可调衰减器由电位器组成在调试中
及电平调整中使用。要求衰减器的输入、输出阻抗应和接口端匹配,有线电视系
统里都应为75欧。衰减器的频率特性要满足系统的频率范围要求,在频率范围内
衰减器的衰减量应和频率无关。因此,常用电阻元件组成。频率范围不同,衰减
器的形式也不同。有用同轴线作衰减器;在波导系统中,常用吸收电场能量的膜
片作衰减器;也有采用固态二极管(如PIN 二极管)在微波频段内制成波导或同
轴线系统的可以电调谐的衰减器。衰减器常用于多种电信设备和电子仪器中。
八、均衡器在电信设备中,用以校正因频率不同而引起的衰减(即传输损耗)
及相位差不同的网络。能校正衰减与频率关系的,称为" 衰减均衡器" ;能
校正相位差与频率关系的称为" 相位均衡器".在有线电视系统里经常需要使用均
衡器。
均衡器通常串接在放大器的电路中,是为平衡电缆传输造成的高频、低频端
信号衰减不一致而设置。因为电缆的衰减特性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加。常用的衰减
均衡器,又称为幅度均衡器。一般由线圈、电容器、电阻等元件组成。衰减均衡
器的特性阻抗等于一个定值,其均衡值为电缆高、低频参考点之间衰减量的分贝
差,均衡器的频率特性正好与电缆频率特性相反,而是频率低衰减大,频率高衰
减小,用这一相反的特性起到均衡作用。均衡器也常做成小块印制板插件式结构,
以均衡量的大小来分。
九、混合器将两套以上的不同频率的射频节目(信号)混合在一起形成一路
宽带的射频(信号)多频道节目输出的器件为混合器。在有线电视系统前端里混
合器是系统信号的集散点,即在混合器输入端集中所有经过技术处理的多频道射
频信号,再在混合器输出端将信号输出出去分送到系统网络送至用户。混合器的
主要技术要求。工作频率:混合器要是宽带型的则频率应满足系统里整个频带的
要求。混合器要是频道型的则频率应满足所需混合的各频道要求;接入损失:信
号经过无源网络时总希望接入损失(插入损失)越小越好。混合器输入功率与输
出功率之比称混合器的接入损失。接入损失通常用分贝来表示。用分贝表示时,
为输入端电平分贝数与输出端电平分贝数之差。不同的混合器接入损失不一样;
输入输出阻抗:为了在整个系统内各个接口都应匹配,所以混合器的输入端及输
出端阻抗都应75欧;输入端之间的相互隔离;在理想情况下,混合器任一输入端
加入信号时,其它输入端不能出现该信号,任一输入端有开路或短路现象时也不
应影响其他输入端。但实际上总有一定的影响。在各端匹配的情况下,某一输入
端加入一个信号,该信号电平与其它输入端出现的该信号电平之差,即为混合器
输入端之间的相互隔离,一般用分贝来表示。对于不同的混合器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要求大于20分贝。
十、互相调制比(IM)
有线电视系统中放大器放大多个频道的电视信号时,由于放大器的非线性作
用(主要是二次项),使传送信号彼此混频,产生的和频或差频落到欲接收频道
的频率范围内和有用信号一起进入电视接收机,就会产生干扰,这就叫互相调制
简称互调。互相调制与频率有密切关系。互调干扰,它产生网纹或斜纹干扰。互
调比定义为 IM=20lg载波电平有效值/ 互调产物有效值国家标准中规定IM≥57dB,
设计时应取58dB.
十一、交扰调制比(CM)
有线电视系统中放大器放大多个频道的电视信号时,由于放大器中非线性器
件的影响(主要是三次项),使所欲接收频道的图像载波受到其它(干扰)频道
的调制波的幅度变化干扰,这就称为交扰调制或交叉调制简称交调。常见的现象
是在欲接收的图像背景上出现干扰频道图像的负象。有时干扰频道的水平同步信
号在欲接收的图像画面上翻转,成为一个垂直白条,而且左右移动(在行频一致
时是固定的),好象汽车前窗的雨刷,因而也叫" 雨刷干扰".
交扰调制是干扰信号的调制转移到了有用信号的载波上。定义交扰调制: XM=20lg
被测载波上转移调制的峰- 峰值/ 被测载波上需要调制的峰- 峰值与交扰调制定
义相反,定义交扰调制比(CM): CM=20lg被测载波上需要调制的峰- 峰值/ 被
测载波上转移调制的峰- 峰值国家标准中规定CM≥46dB,设计时应取48dB.
十二、分配器分配器是有线电视传输系统中分配网络里最常用的部件,用来
分配信号的部件。它的功能是将一路输入信号均等地分成几路输出,通常有二分
配、三分配、四分配、六分配等。有线电视网的频率不断提升,功能不断加强,
因此对分配器的要求不断提高。分配器主要技术要求。频率范围:分配器使用在
整个有线电视网中,因此应具有宽带的频率特性;输入输出阻抗:有线电视网中
的射频各种接口阻抗均应为75欧,以实现阻抗匹配,因此分配器输入端及输出端
阻抗均应为75欧;分配损失:在系统中总希望接入分配器损耗越小越好。分配损
失Ls的多少和分配路数n 的多少有关,在理想情况下Ls=10lgn,当n=2 时为二分
配器分配损失为3dB.实际上除了等分信号的损失外,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分配器件
本身张衰减,所以总比计算值要大。如二分配器分配损失工程上常取值3.5dB ,
4 分配器损失常取值8dB ;相互隔离:相互隔离亦称分配隔离。如果在分配器的
某一个输出端加入一个信号,该信号电平与其它输出端该信号电平之差即是相互
隔离,一般要求分配器输出端隔离度大于20dB以上。分配器输出端隔离度越大越
好,则表示分配器各输出端之间的相互影响、干扰小;驻波比:驻波比是衡量分
配网络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它表示阻抗匹配程度。在理想情况下,分配器的输
入阻抗、输出阻抗和它相联接的同轴电缆的阻抗完全相等,这时的驻波比为1 ,
实际上驻波比往往大于1.如果驻波比太大,则传输信号就会在分配器的输入端或
者输出端产生反射,对图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如重影等。分配器在工程中还分
为过电型分配器、户外型分配器、户内分配器等。
十三、单声道一个声音通道,用一个传声器拾取声音,用一个扬声器进行放
音的过程,称之为单声道。在电视广播中,单声道伴音质量欠佳,特别是遇到优
势的文艺节目,尤其是现场直播高水平的音乐表演时就显得逊色不少。另外单声
道伴音只能用一种语言进行广播,这对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我国是不适用的,应
当发展为双伴音(双通道)同时播放两种语言,同时也为立体声广播创造条件。
十四、双伴音/ 立体声利用双声道可以实现双声道电视伴音,同时播放两种
不同语言的伴音,如一路用标准的普通话;另一路用当地的民族语言或方言,且
两者可随意选择。也可以一路用标准的普通话或民族语言;另一路用某一外国语
言,而且两者也可随意切换。比如在播放原版国外电视片时,虽然可以在电视屏
幕上打中文字幕,看起来总不顺畅,而双伴音就可克服打字幕的缺陷。双声道为
立体声广播创造了条件。因为人的双耳能够辨别各声源的距离和方向,故听音有
空间感(或立体感)。在放声系统中,应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音通道,使听者
所感到的声源相对空间位置能接近实际声源的相对空间位置,这种重放声音称为
立体声。立体声有双声道立体声、四声道立体声、杜比立体声、杜比环绕声、杜
比AC-3数码环绕声等。采用立体声技术进行的无线电广播称为立体声广播。以双
声道立体声广播为例。双声道立体声广播是,通过一个或两个不同频率的广播频
道播送对应于听众左前和右前两个方位的两路声音信号。听众使用具有双声道重
放系统的立体声收音机接收,可以辨别出声源的相对位置而产生立体声感;如用
普通收音机也能接收到同一节目内容,但是没有立体声感。为了满足单声道兼容,
大多采用导频制的调频立体声广播。它只使用一个调频广播频道,用调制的基本
声音频率送" 左加右" 信号,副载波调幅频带和导频送" 左减右" 信号。在理论
上为了获得最佳立体声效,理想方法是采用无限多个传声器拾取声音信号,然后
用无限多个声音通道将声音传送到无限多个扬声器并重放。只要扬声器的位置和
传声器的位置一一对应,则重放的声音能准确地再现现场的声音,使听众有身临
其境的现场的立体感。
十五、环绕立体声环绕声是指直射声音和反射声音把听者包围起来的重放方
式。因此,扬声器越多,听者被包围的感觉越强。双通道立体声只能辨别出声源
的相对位置。四通道立体声系统采用四个传声器、四个扬声器。四个传声器中的
两个靠近舞台,拾取舞台的直达信号,另两个离舞台较远,拾取反映环境声效果
的混响信号。四个传声器拾取的信号由四个独立的声音通道传送到四个扬声器。
对应于传声器的位置,扬声器分别为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其中前左、
前右用于重放舞台的直达声,后左、后右用于重放反映环境效果的混响声。而听
者则因其前后方都有扬声器,不仅在横向上有临场感,而且有被声音包围的感觉,
因而也称环绕立体声。
十六、杜比AC-3数码环绕声AC-3技术起源于为高清晰度(HDTV)提供高质量
声音。AC-3技术是由杜比AC-1、杜比AC-2发展而来的。 AC-1 通过4-2-4 多声道
矩阵方式把声道数减少一半(这样就可以减少传输容量),然后采用增量调制
(△调制)技术进行数字编码。因此,AC-1的压缩倍数为两倍。随着声音编码技
术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的进步,AC-1系统发展成为基于变换编码技术的AC-2
系统,在提高质量的同时,压缩倍数进一步变为4 倍,但是多声道矩阵处理技术
仍然保留。 AC-3 是在AC-1、AC-2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AC-2的许多优
点,如窗处理、变换编码、自适应比特分配等,同时也可克服了他们的不足和局
限。AC-3具有5.1 声道,即左、中、右、左环绕、右环绕和0.1 低效果声频道,
这里的左、右环绕声道是分别制作的独立声道,更具有现场感和真实感。在杜比
AC-3技术的基础上,目前有6.1 声道、7.1 声道数字还音系统。AC-3是美国HDTV
的声音制式,这种制式已在世界范围内被采用公认。注解:4-2-4 是代表录音时
采用四声道录音,当把录音放置在电影胶片时,将4 声道通过编码技术压缩致二
声道,在声音还原时,仍然重放4 声音的原音。
十七、熊猫伴音(PANDA-1 )
美国Wegener 通讯公司于80年代初期设计出一套实用电视伴音高保真多声道
多语言伴音解调电路技术,将此项技术定名为"PANDA-1" (中译" 熊猫-1" 高保
真多语言立体声伴音),并已在美国获得技术专利。这种伴音技术是一种模拟噪
音抑制系统,作用是将一正常的伴音,一般必须以280KHz高频带宽,而它利用一
半的高频带宽130KHz,来传送的基带音频信号15KHz 带宽。将伴音信号的动态范
围以几十倍的特定比率压缩,压缩至一个非常窄的频带宽度。这样,每一套图像
节目可以同时提供多达六路的音频通道,以便进行立体声或双语广播,并可同时
传送独立的电台节目,也就是说在不同的频率上可以传送三组立体声或六路单声
道。 PANDA-1伴音是在模拟频道中使用,又是模拟压缩,所以音质与现在使用的
数字伴音信号相差较大,但由于节约了带宽,因此多出了几个声道。接收PANDA-1
伴音需接收机具有扩展电路音频载波解调器,否则接收到的声音是高噪音及高失
真的伴音。凡具有PANDA-1 解调功能的接收机,便可随意选听六个伴音或双声道
立体声,通过遥控操作、屏幕显示、对音频编程接收。
十八、丽音(NICAM )
NICAM 是准瞬时压扩声音复用,是数字声音处理技术,主要特点是信噪比高,
动态范围宽、音质同CD相媲美,故名丽音,因此NICAM 又称为丽音,丽音是广播
电视伴音数字化的俗称。我国地面广播及卫星广播中电视伴音都采用调频方式。
丽音是在原伴音副载频的基础上再增设一个数字伴音副载频,伴音形成双载
波方式,并不干扰原来的单声道信号。采用AM-FM 、FM-FM 播放方式。丽音模式
有立体声模式即左、右声道;双语音模式即同时由左、右声道分别传送两种语音,
也可传送两路单声道广播,或一路单声道广播和一路数据。发射时采用专门的调
制器将其处理后再与电视图像信号和模拟伴音信号一起进行发射。而接收时,用
专用的丽音解调器处理后就能聆听与CD媲美的数字立体声伴音节目了。国际上丽
音制式有20多种,我国采用NICAM ,D 丽音制式。在保留原有模拟调频伴音副载
频的基础上增设第二副载频7.28MHz ,采用准瞬时压扩编码技术。目前我国中央
电视台第一、二套节目卫星传输系统中,用NICAM-728 方式插入了中央一、中央
二和中央三立体声三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接收卫星数字声音广播信号时,
卫星接收机则需具有基带输出上,将其接至NICAM-728 接收机,经它处理后收到
立体声信号等,便可以方便地取得优质的中央台广播节目信号源。地面电视台广
播中传送丽音信号,标志着电视伴音跨入数字立体声时代。目前有些电视机具有
NICAM 接收功能,但需要制式一致才能收到丽音,否则不能收听,需要分清是否
符合中国丽音标准。节目信号源。地面电视台广播中传送丽音信号,标志着电视
伴音跨入数字立体声时代。目前有些电视机具有NICAM 接收功能,但需要制式一
致才能收到丽音,否则不能收听,需要分清是否符合中国丽音标准。